雕塑系列“鸡蛋”中的鸡蛋 #1(2019 年)雕塑者:Tanya Klyat
四种中性色的呈现
白色、灰色、棕色和黑色等中性色在绘画和雕塑艺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白色与纯洁、光明和完美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一直是主要色调,尤其是在雕塑中。例如,用白色大理石创作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审美观念,而且还不可磨灭地塑造了西方艺术的发展进程,从古典文明到文艺复兴时期乃至更远的时期。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用卡拉拉大理石雕刻而成,是美学完美和英雄主义的至高象征。这位托斯卡纳艺术家巧妙地利用了材料的质量来突出人体的解剖形态,在石头的坚硬和肉体的柔软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二元性使神圣与人类卓越之间的愿景栩栩如生。
然而,在当代绘画中,白色通常用于强调空间感或形成对比,例如在极简主义艺术中。在室内设计方面,将白色艺术品融入我们的空间无疑可以帮助营造更明亮、更有序的环境,这些特点非常适合现代和更经典或极简主义的环境。
弗拉基米尔·兹多尔 (Vladislav Zdor) 的画作《灰色一月》(2024)
“抽象、白色和棕色”(2018)绘画,作者:Alessio Mariotto
至于灰色,这种相当复杂的中性色因在格哈德·里希特的一些杰作中扮演关键角色而闻名:无主题的绘画,代表了对绘画作为一种媒介的终极探索。事实上,这些作品看似没有明确的主题,专注于对表现媒介的实验,以质疑绘画与摄影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了解前者如何在不依赖传统色彩或明确的具象内容的情况下继续存在。
棕色是一种能让人联想到大地和自然的色调,几个世纪以来,棕色在艺术中也扮演着核心角色。以文艺复兴时期为例,立刻让人想到伦勃朗,人们可以看到这种色调是如何被巧妙地运用来唤起深度和情感强度,创造出光影的戏剧性对比。此外,这种颜色在描绘日常生活和风景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如让-弗朗索瓦·米勒的作品所展示的那样,棕色表达了与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深刻联系。因此,很明显,将这些色调的艺术品融入家居环境可以增强家居环境,增加温暖和欢迎感,同时营造一种亲密的氛围,促进一种扎根感和幸福感。
Farbauftrag Nr.10 (2024) Christoph Oberenzer 的绘画
最后,黑色是神秘而深邃的颜色,经常用于在绘画、雕塑等作品中增加戏剧性和对比感。这在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人物的作品中显而易见,例如卡拉瓦乔,他巧妙地运用这种颜色在光与影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为生活带来了情感和立体的明暗对比。在浪漫主义时期,弗朗西斯科·戈雅也采用了具有令人不安力量的黑色,赋予他的作品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剧和象征意义。还记得“土星吞噬他的儿子”吗?最后,在室内设计的背景下,众所周知,使用这些色调的绘画和雕塑可以改变空间:黑色不仅吸引注意力,而且还有助于营造出其他颜色难以实现的深度和精致感。
为了说明在Artmajeur 上的当代艺术中这些颜色的运用,我们可以以 Andrea Giorgi 和 Nataliia Sydorova 的作品为例(白色)、Olamilekan Okunade 和 Roger Quesnel 的作品为例(灰色)、Aleksandr Ilichev 和 Liquette-Gorbach 的作品为例(棕色),最后是 Alexandre Geoffroy 和 Roberto Barbuti 的作品(黑色)。
Omnia vincit amor (白色) (2019) 雕塑 by Andrea Giorgi
白灰色 (2023) 由 di Nataliia Sydorova 绘制
白色:绘画与雕塑的比较
来自Artmajeur的两位当代艺术家Andrea Giorgi和Nataliia Sydorova在他们的作品中探索白色的力量,但他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索,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丰富了这种中性色彩。
这位意大利雕塑家在他的塑料艺术品《Omnia vincit amor 》中使用了白色,正如标题所示,这件作品的构思是为了强调永恒之爱的概念。男性形象的特点是裂缝和缺失的部分,让人联想到时间的磨损,暗示着爱情的脆弱和弹性。因此,白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还是人类心灵纯洁和脆弱的隐喻,主人公的胸膛里雕刻着一个小巧的女性形象。这个细节表明,爱情是默默地填充和塑造灵魂的东西,但却是永恒的。
另一方面,乌克兰艺术家 Sydorova 则通过抽象的方式探索白色,这很可能是“继承”了 Gerhard Richter 的分层语言。此外,这幅作品具有丰富的灰色和白色色调,旨在创造一种几乎单色的效果,增强和增加视觉的深度和动感。这些特点旨在培养观众的平静和内省感,其中白色强调了画布的表面,创造了一个开放而沉思的视觉空间。
显而易见,乔治使用白色来传达象征性情感和表现人际关系,而西多罗娃则以抽象的方式使用它来增强空间感知和表面活力。在这两种情况下,艺术家都赋予白色以中心和象征性的作用,尽管风格结果完全不同。
绽放 (2024) 由 Olamilekan Okunade 创作的绘画
罗杰·奎斯内尔 (Roger Quesnel) 的《风吹》(2023 年)绘画作品
灰色的象征意义
艺术家奥拉米莱坎·奥库纳德(Olamilekan Okunade)和罗杰·奎斯内尔(Roger Quesnel)通过不同的风格和主题诠释了灰色,尽管他们都用它来唤起深刻而复杂的思考。这位尼日利亚画家在作品《The Bloom》中使用了这种颜色,这是一件旨在暗示文化融合过程的作品,特别是在婚姻制度中体现出来。灰色的使用正是为了象征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结合,以及西方价值观的强加与非洲文化根源的保存之间的结合。
典型的西方婚纱以及花束,象征着西方习俗和理想在非洲文化背景中的广泛强加。新娘穿着这种衣服,成为两个世界冲突与融合的象征,表明虽然婚姻保留了传统元素,但它受到了全球化的深刻影响。总之,灰色可以被视为非洲传统与西方白人文化中婚姻象征之间的色彩桥梁,不仅表达了适应性,也表达了文化的复原力。
另一方面,加拿大画家则以更“经典”的方式使用灰色,利用其色调来实现更现实、戏剧性和反思性的氛围效果。在《Windblown》中,灵感来自被风吹散的雨云,这种颜色成为表达忧郁和沉思情绪的载体。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幅画布是单色系列的一部分,其中灰色在创造场景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联系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因此,在奥拉米莱坎·奥库纳德的《The Bloom》中,灰色成为文化过渡的象征,表明由于外部规范的强加而达成的妥协,而在罗杰·奎斯内尔的作品中则侧重于自由。这些感受体现在被风吹散的云的运动中,表现了情感和记忆自主且不断变化的本质。
棕色肖像 (2022) 亚历山大·伊利切夫 (Aleksandr Ilichev) 绘画
布朗:在心理学与自然平衡之间
亚历山大·伊利切夫 (Aleksandr Ilichev) 和艺术二人组 Liquette-Gorbach 在各自的领域中以象征的方式诠释了棕色。棕色是一种传统上与大地、稳定和与自然的联系相关的颜色,在他们的作品中具有独特的含义。画家伊利切夫以在画布上使用丙烯酸颜料探索内心生活和人类心理而闻名,他创作了《棕色肖像》,这是一幅近乎“分裂主义”的画作,通过线条、颜色和纹理的层次捕捉了主题的本质和情感。
在此背景下,色彩的使用方式充满活力:女孩的脸被棕色和金色的笔触覆盖,暗示着复杂的内心生活和深沉的情感,而穿透性的目光则突显了这一点,旨在打破主体和观众之间的障碍。虽然伊利切夫使用棕色的纹理和色调为肖像增添戏剧性和内省性,突出了主体的脆弱性和力量,但艺术二人组 Liquette-Gorbach 却创造了一个极简主义的雕塑,唤起了轻盈和内心的平静。他们的作品“航行”采用异国情调的木材制成,反映了他们对简约和材料自然表达的迷恋。此外,木材的使用以及棕色色调提供了与地球的额外联系:材料的纹理和抛光表面产生了一种几乎有机的雕塑形式。
由此可见,与伊利切夫以棕色作为情感表达媒介的做法不同,利奎特-戈尔巴赫使用这种颜色来强调简单和宁静,创造出一个引人沉思和平衡的物体。事实上,雕塑以其圆润自然的造型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感觉,棕色是稳定和连续性的象征。
亚历山大·杰弗罗伊 (Alexandre Geoffroy) 的《黑色破镜》 (2024) 画作
犀牛 (2015) 雕塑,作者:Roberto Barbuti
抽象与具象之间的黑色
亚历山大·杰弗罗伊(Alexandre Geoffroy)和罗伯托·巴布蒂(Roberto Barbuti)是两位当代艺术家,他们在作品中对黑色的运用探索方式截然不同:这位法国画家在抽象作品中运用光泽的黑色和浮雕材料,注重光线和深度,而罗伯托·巴布蒂则在彩绘陶土中使用相同的颜色,以唤起受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启发的动物的力量和活力。
具体来说,在《黑色破碎的镜子》中,亚历山大·杰弗罗伊 (Alexandre Geoffroy) 使用黑色探索光与影,创作了名为《颜料》的单色系列作品。这幅作品基于一种创新技术,该技术将喷雾和石膏结合在画布上,创造出由数千个小方块组成的浮雕表面。这些方块反射光线,创造出阴影和反射的动态效果,赋予黑色深度和动感,根据角度和光线的不同,黑色既可以呈现哑光,也可以呈现明亮。很明显,对于杰弗罗伊来说,这种色调是一种探索黑暗与光亮的手段,捕捉材料与光线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比之下,罗伯托·巴布蒂 (Roberto Barbuti) 的《犀牛》将黑色诠释为原始力量和动物活力的象征。这位意大利艺术家受到洞穴壁画的启发,使用“哥伦比诺”技术雕刻陶土,创造出保留其所代表物种精神本质的人物。尽管使用了风格化和非现实主义的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动物雕塑仍然完全可辨认,散发出力量和身体存在感。用油彩烧制后涂上的黑色可以强调主体的肌肉和强大的结构,赋予其威严的气息。
显然,在《黑色破镜》中,杰弗罗伊以抽象的方式使用黑色,用光影创造深度和立体感,通过视觉相互作用将颜色转化为动态和变化的体验。相比之下,在《犀牛》中,巴布蒂使用相同的色调来突出动物的物理和原始力量,使颜色成为有形和具体力量的象征。在这两种情况下,黑色对于传达强度和深度至关重要,但风格却截然相反:一个是抽象和视觉变化的,另一个则以物理性和力量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