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幅绘画杰作解读北欧艺术

10幅绘画杰作解读北欧艺术

Olimpia Gaia Martinelli | 2024年9月17日 20分钟阅读 0 评论
 

在一座虚构的博物馆里,北欧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汇集在一起,讲述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和冰岛的艺术身份。蒙克的《呐喊》以其强烈的痛苦表达拉开了旅程的序幕,接下来是《生命之舞》……

通过与南方艺术的比较来解释北欧艺术

北欧艺术,包括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和冰岛,与自然、神话和历史有着深厚的联系。这种艺术传统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通常是极简主义和内省的,情感和风景在其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维京艺术以其复杂的动物图案和受斯堪的纳维亚民间传说启发的装饰,是这种联系的早期例子,强调了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存在的自然和神话主题。

然而,北欧艺术并非孤立发展起来的。它融合并吸收了欧洲主要艺术运动的影响,例如源自法国和德国的印象派、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挪威的爱德华·蒙克和瑞典的安德斯·佐恩等艺术家接受了这些国际风格,并将其与当地传统相融合。这种融合丰富了欧洲美学,重新关注风景和情感深度。

相比之下,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等南欧国家则发展出了深深植根于希腊罗马遗产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传统。几个世纪以来,人体之美、对称性和神性表现一直是艺术创作的核心。

在北欧,艺术的发展导致人们对风景和内心情感的探索日益增多。浪漫主义对北欧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艺术家们深入研究了他们领土上的野性之美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南方专注于宗教主题和人物形象,而北方则发展出了一种与自然紧密相关的更抽象的视觉语言,并在此过程中融入了欧洲运动的元素。

如今,北欧当代艺术继续表达其与自然和抽象的联系,同时向全球影响和新媒体开放。同样,南欧在接受现代潮流的同时,往往保留了与其古典传统的紧密联系。

北欧艺术十大画作

现在让我们进入一个想象中的博物馆,这里汇集了北欧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讲述着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和冰岛的艺术身份。爱德华·蒙克的《呐喊》以其强烈的痛苦表达拉开了旅程的序幕,接下来是《生命之舞》,探索了存在的各个阶段。卡尔·拉尔森的史诗《仲冬之印》让人想起异教神话,而佩德·塞韦林·克罗耶的《嘻哈,欢呼!》中的集体欢乐与雨果·辛伯格的《受伤的天使》的微妙氛围相得益彰。阿克塞利·加伦-卡雷拉的《阿伊诺神话》中的芬兰风景唤起了北欧自然之美,而约翰内斯·斯维因森·克加尔瓦尔的《来自辛格韦德利》则表达了冰岛的美。埃里克·汉宁森 (Erik Henningsen) 的戏剧性作品《煽动者》 (En agitator) 和欧根亲王的动人作品《蒂尔索的夏夜》 (A Summer Night at Tyresö) 完成了一场穿越自然、内省、历史和古代神话的旅程。

这次旅程捕捉到了北欧的灵魂,自然与情感在这里融合成永恒的杰作。你准备好买一张票来参观这个奇妙的博物馆了吗?和我一起去吧。

爱德华·蒙克,《呐喊》,1893 年。纸板上的油画、蛋彩画和蜡笔画,91 x 73 厘米。挪威国家美术馆。

1.《呐喊》——爱德华·蒙克(挪威)

我们手拿门票,一起爬上这个想象中的机构的台阶。跨过门槛,在房间中央,我们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爱德华·蒙克的《呐喊 。这幅作品使用大胆的对比色——红色和绿色、橙色和蓝色——来创造一种表现效果,放大了戏剧效果。背景中旋转的、几乎融化的线条与栏杆的几何刚性形成对比,产生了视觉张力。天空的暖色调抵消了下面密集的元素,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到尖叫人物的脸上。《呐喊》是存在主义焦虑的普遍象征。它不仅代表了个人的经历,也代表了集体的恐惧和孤独感。蒙克反映了世纪末的悲观主义,突出了场景中其他人物的情感疏离,并创造了一种强有力的异化形象。这幅作品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标志,因为它能够以持久的视觉形式捕捉人类的痛苦。

爱德华·蒙克,《生命之舞》,1899-1900 年。布面油画。奥斯陆国家美术馆。

2.《生命之舞》 – 爱德华·蒙克(挪威

房间右侧最大的一面墙上挂着爱德华·蒙克的另一幅杰作,这幅作品不断激发人们的钦佩和深刻思考。参观者们,有的全神贯注,有的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幅画,听着手机上的语音导游讲解,沉浸在杰作的表现力和蒙克所营造的独特氛围中。现在我们站在大师的《生命之舞》前,这幅画描绘的是圣约翰节前夕的场景,在挪威传统上,圣约翰节与户外庆祝和舞蹈有关。这幅画捕捉了三个代表人生阶段的女性形象:一个身穿白色衣服的年轻女子,象征着纯洁和希望;一个身穿红色衣服的女人,代表着热烈的爱情;一个身穿黑色衣服的人物,象征着哀悼和死亡。在画面中央,一对情侣在跳舞,尽管他们身体上的联系很紧密,但情感上却很疏远;而在背景中,其他情侣似乎在月光下沉浸在旋转的舞蹈中。这幅画表达了蒙克对爱情的悲观看法,认为爱情不是对抗死亡的力量,而是吞噬人类灵魂的破坏力。本应是一场欢乐喜庆的舞蹈,却变成了一场忧郁而疏离的仪式,象征着存在的脆弱。

卡尔·拉尔森,《Midvinterblot》,1915 年,油画。瑞典国家美术馆,斯德哥尔摩

3.“Midvinterblot”——卡尔·拉尔森(瑞典)

当我们穿过博物馆的广阔空间时,我们遇到了许多其他杰作。以下叙述不会按时间顺序介绍它们,而是按照它们的排列方式、建筑的突出效果和聚光灯的巧妙照明来介绍它们。《Midvinterblot (仲冬牺牲)是卡尔·拉尔森于 1915 年为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的中央楼梯创作的一幅画作。尽管最初存在争议和拒绝,但这部杰作最终于 1997 年在博物馆中原定位置安装。这幅作品描绘了北欧神话中的一个传说,其中瑞典国王 Domalde 被牺牲以避免饥荒。《Midvinterblot 探讨了皇家牺牲的主题,象征着国王愿意为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叙事以纪念性风格描绘,其雕带般的构图让人联想到历史和神话艺术。拉尔森从历史和神话资料中汲取灵感,包括不来梅的亚当和斯诺里·斯图鲁松的著作,并从铁器时代的文物中获取灵感。

佩德·塞韦林·克勒耶 (Peder Severin Krøyer),《嘻哈,嘻哈,万岁!》,1888 年。布面油画。哥德堡艺术博物馆。

4.“嗨,嗨,万岁!” – Peder Severin Krøyer(丹麦)

佩德·塞韦林·克罗耶 (Peder Severin Krøyer) 的欢呼!欢呼!》(1888) 描绘了一幅热闹的户外场景,描绘了一群来自“斯卡恩画家”的艺术家,这是一个聚集在丹麦斯卡恩的丹麦、挪威和瑞典创意社区。在场景中,艺术家们在阳光下举杯庆祝,沉浸在庆祝和喜庆的氛围中。在场的著名人物包括安娜·安切尔 (Anna Ancher)、迈克尔·安切尔 (Michael Ancher)、维果·约翰森 (Viggo Johansen) 和克罗耶本人。《欢呼!欢呼! 颂扬了斯卡恩艺术家之间的友爱精神。这个场景不仅描绘了欢乐的时刻,还强调了艺术社区和相互支持的重要性。举杯庆祝象征着团结、共同经历和创造力——反映了当时斯堪的纳维亚大师的集体认同。这幅杰作深受印象派的影响,尤其是在对光线和氛围的描绘上。 Krøyer 尤其着迷于北极光,他捕捉了北极光在人脸和物体上的反射,创造出一种生动逼真的效果。这幅作品也体现了自然主义,重点关注日常生活和社交互动。

阿克塞利·加伦-卡莱拉 (Akseli Gallen-Kallela),《艾诺神话》,三联画,1891 年。阿黛浓美术馆,赫尔辛基

5.《艾诺神话,三联画》——Akseli Gallen-Kallela(芬兰)

阿克塞利·加伦-卡雷拉的《艾诺神话》描绘了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中的一幕。神话讲述了艾诺的故事,她是一个年轻女子,违背自己的意愿被许配给老圣人维纳莫宁。艾诺为了逃避命运,拒绝了这桩婚事,投海自尽,变成了水生生物。这个神话象征着与命运的斗争和大自然的改造力量。《艾诺神话》探讨了命运、单恋和失落的主题,反映了《卡勒瓦拉》的悲剧精神。艾诺的故事代表了个人的牺牲和大自然的改造力量。通过这个叙述,加伦-卡雷拉颂扬了芬兰的文化身份,强调了神话、自然和民族身份之间的联系。这部作品属于 19 世纪末的象征主义风格,受到民族浪漫主义的影响。加伦-卡雷拉使用强烈的色彩和动态构图来突出神话主题和芬兰风景。对自然、人物和场景的细致描绘反映了芬兰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深厚联系。

雨果·辛伯格,《受伤的天使》,1903 年。赫尔辛基阿黛浓美术馆。

6.《受伤的天使》——雨果·辛伯格(芬兰)

雨果·辛伯格的《受伤的天使》描绘了两个男孩抱着受伤的天使穿过忧郁而现实的风景。这条小路穿过赫尔辛基的 Eläintarha 公园,背景是 Töölönlahti 湾。这个地区经常有工人阶级出没,还设有盲人学校和残疾人之家等慈善机构,这表明男孩们正抱着天使走向一个充满同情和希望的地方。这幅杰作融合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使用柔和的色彩来反映忧郁的氛围,而自然主义的风景,加上简单而充满情感的构图,为这幅深刻的寓言画提供了有形的背景。

7.《蒂勒索的夏夜》——欧根亲王(瑞典)

蒂雷索的夏夜 (1895 年)是欧根亲王绘制的一幅夜景画,描绘了蒂雷索附近宁静的瑞典乡村,欧根亲王曾在那里度过了许多个夏天。画中描绘了一片平静的水面,周围环绕着深色的树木和明亮宁静的夏日天空。夕阳的光芒倒映在水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沉思的氛围。这幅画属于民族浪漫主义运动,其特点是与自然紧密相连。欧根亲王采用了一种受印象派影响的风格,特别注重光线和反射。细腻的色彩和柔和的笔触有助于营造一种安静和忧郁的感觉。《蒂雷索的夏夜》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是欧根亲王所钟爱的主题。这幅作品传达了一种孤独和内省的感觉,同时也唤起了永恒不变的自然的观念。这幅画不仅代表了瑞典风景的美丽,还反映了艺术家通过对自然世界的沉思来寻找和平与和谐的愿望。

约翰内斯·斯文森·基瓦尔 (Jóhannes Sveinsson Kjarval),《来自辛格维利尔》,1957 年。

8.《来自辛格维利尔》——约翰内斯·斯文森·克贾瓦尔(冰岛)

从辛格韦德利看》(1957 年)是约翰内斯·斯文森·克贾尔瓦尔的一幅画作,描绘了辛格韦德利的独特景观,辛格韦德利是冰岛具有重要历史和自然意义的地区。这幅作品捕捉了火山岩层、熔岩场和该地区的典型植被。克贾尔瓦尔采用了反映冰岛景观细微差别的泥土色调,创造出了一幅既逼真又充满氛围的画面。这幅画采用印象派风格,特点是快速流畅的笔触,捕捉了瞬间的本质和光线的转瞬即逝。克贾尔瓦尔将印象派与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元素相结合,形成了既能表达景观外观又能表达景观精神的个人风格。他对自然细节以及岩石和植被纹理的关注凸显了他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从辛格韦德利看超越了对一个地方的简单描绘;它象征着冰岛的文化和历史特征。辛格韦德利是世界上第一批议会之一 Alþingi 的所在地,该议会于公元 930 年成立,至今仍是冰岛主权和传统的象征。通过这幅画,Kjarval 表达了冰岛人民与土地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强调了景观如何塑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灵魂。这幅作品让观众思考冰岛自然的朴素之美和内在力量。

埃里克·亨宁森 (Erik Henningsen),一位搅拌者,1899 年。布面油画。约伦德金属学院。

9.“ En agitator ”——埃里克·亨宁森(丹麦)

埃里克·亨宁森 (Erik Henningsen) 于 1885 年创作的《En agitator》(鼓动者) 描绘了一名男子站在板条箱上,向聚集在哥本哈根街头的一群工人讲话的场景。这一场景捕捉到了社会紧张的瞬间,演讲者试图说服人群,而工人们脸上的各种表情反映了从感兴趣到漠不关心的各种反应。城市环境唤起了 19 世纪末丹麦早期社会动荡的氛围。这幅杰作以亨宁森特有的现实主义风格绘制,专注于日常生活的细节和社会动态。人物刻画生动逼真,柔和自然的色彩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构图平衡,演讲者位于中心,人群围绕着他,在孤独的人物和群众之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 演说家反映了亨宁森对当时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浓厚兴趣,尤其是早期的劳工运动和工人斗争。这幅画探讨了变革理想与社会反抗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将演说家置于最前沿,既是斗争和希望的象征,也是分裂的象征。

哈拉尔德·索尔伯格,《山中的冬夜》,1914 年。奥斯陆国家画廊。

10.《山中的冬夜》——哈拉尔德·索尔伯格(挪威)

哈拉尔德·索尔伯格的山中冬夜 (1914 年)是挪威最具代表性的画作之一,描绘了白雪皑皑的龙达讷山区风景。场景沐浴在寒冷而神秘的光线中,天空湛蓝,万里无云。前景中光秃秃的树木勾勒出风景,一颗明亮的星星在两座山之间闪耀。画布传达出一种安静的孤立感,没有任何人类或动物生命的迹象,除了右侧山峰上雪中可见的十字架。这幅画遵循北欧象征主义的原则,使用一种表达情感和情绪而不仅仅是代表现实的美学。索尔伯格采用冷色调,特别关注月光,营造出梦幻般的超自然氛围。光、自然和野生景观的象征意义传达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精神愿景,尽管人类只是通过其痕迹隐含地存在。这幅作品暗示了北欧风景的力量和美丽,也暗示了它的孤独和神秘。山和星星可能象征着大自然的威严和永恒,而雪地上的十字架则暗示着对死亡和灵性的反思。

查看更多文章

ArtMajeur

接收我们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