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明 朱
朱新明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中期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在严谨的学院教学体系和多年艺术实践的滋养下,他打下了非常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2007年,当他对传统的绘画形式感到有些迷茫,逐渐迷失自我时,他开始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方式来提升自己。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皮革这种独特的艺术材质,立刻被它的典雅、大气、自然的特性所吸引。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在其中度过了数年时光。无论是资金的投入,还是思维的消耗,亦或是心血的付出,都让他付出了很多。
经过多年对皮艺的深入研究和不懈探索,他已经完全掌握了皮革作为艺术媒介的各种技法和技巧。无论是以皮革为媒介进行雕塑创作,还是创作浮雕、微雕作品,他都游刃有余。在广泛吸收众多国外皮艺表现形式之长的同时,他还将研究中得到的经验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进而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皮艺表现形式。
探索心明 朱的当代艺术品,浏览最近的艺术品并在线购买。 分类: 中国当代艺术家. 艺术领域: 绘画, 雕塑. 帐户类型: 艺术家 , 加入会员自2024 (出生国家 中国). 在ArtMajeur上购买心明 朱的最新作品: 心明 朱:发现惊人的作品的当代艺术家。浏览艺术品,购买原创作品或高档的印象。
艺术家的评价, 传记, 艺术家的画室:
最新作品 • 38艺术品
查看全部承认
艺术教育
艺术家通过他的学术研究学习艺术
艺术家通过他的学术研究学习艺术
编辑精选
艺术家作品已被编辑部注意到
艺术家作品已被编辑部注意到
在艺术博览会上展出
艺术家参加艺术展览和博览会
艺术家参加艺术展览和博览会
传记
朱新明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中期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在严谨的学院教学体系和多年艺术实践的滋养下,他打下了非常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2007年,当他对传统的绘画形式感到有些迷茫,逐渐迷失自我时,他开始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方式来提升自己。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皮革这种独特的艺术材质,立刻被它的典雅、大气、自然的特性所吸引。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在其中度过了数年时光。无论是资金的投入,还是思维的消耗,亦或是心血的付出,都让他付出了很多。
经过多年对皮艺的深入研究和不懈探索,他已经完全掌握了皮革作为艺术媒介的各种技法和技巧。无论是以皮革为媒介进行雕塑创作,还是创作浮雕、微雕作品,他都游刃有余。在广泛吸收众多国外皮艺表现形式之长的同时,他还将研究中得到的经验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进而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皮艺表现形式。

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艺术活动
尚无可用数据
影响
教育
1975 - 1979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
重庆,
中国
认证的艺术家的价值
尚无可用数据
成就
集体博览会
2016
“开元---黄金时代的和弦”中英艺术家交流展
伦敦,
英国
2015
沃尔沃风尚中国艺术作品邀请展
上海,
中国
永久收藏
2018
《旗袍---躯干》被深圳当代艺术馆收藏
深圳,
中国
2014
《力量》系列等作品10件被德国巴斯夫化工集团上海分公司(世界500强企业)收藏
上海,
中国
关于ArtMajeur的活动
最后修改日期: 2025年4月19日
(加入会员自2024)
浏览图片: 32,807
心明 朱的艺术品已添加到收藏夹: 42
最新消息
当代艺术家心明 朱的所有最新消息
2024年8月28日新增
皮革艺术·朱心明 | 不用颜料与画布,自有灵魂的温度
朱心明不是在用普通的画笔在画,他用的是各种刻刀,他自己发明或者说试验而成的工具。他选择的材料,也不是我们常见的亚麻和宣纸。他的画布,是与中国耕读文化息息相关的一种动物——耕牛——的皮革,水牛皮、黄牛皮。他热爱在牛皮这种与汉字血脉相连的介质上去作画,不断地实验、不断地触摸。他喜欢那种,有着生命独特的柔软和坚韧,他喜欢那种和他自己的肉身一样的温度与疼痛。一笔一划,一刀一刻,都是一个农人和一头耕牛在一本家谱中的暮归。墟里炊烟升上来了吗?一群群迷路的鸭儿鹅儿,是否已经跟着一个牧童回家?村口的桃花,在独自妖娆而灿烂着,一望就是一部“桃之夭夭”的《诗经》,就像一个小女孩,用一抹红色蒙上眼睛,对我们说,你找不到我,我藏起来了。
2024年8月18日新增
网络文章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QAIJ1EN05560LYI.html
https://www.sohu.com/a/155410901_289194
https://www.jianshu.com/p/383379c4e3eb
2017年8月28日新增
他把西藏的雪山、布达拉宫、朝圣者刻在牛皮上,成为永恒的经典
蓝得没有杂质的天空,白得像用纯牛奶调制出来的云朵,连绵的雪山,灿若阳光一样的信仰……很多人喜欢西藏,用一首诗、一张照片或是一篇游记,将它留在回忆里。朱心明却把西藏风情一刀一刀地刻在了牛皮上,成为永不褪色的经典。▲真皮微刻画《虔诚》朱心明与西藏的缘分要从上世纪70 年代说起,父亲在西藏当兵,母亲支援边疆建设,年少的朱心明跟随父母一起到了拉萨,一呆就是十年。求学心切的他,在西藏四处拜访知名画家,在一次次与他们的相处、学习中,朱心明的绘画技艺以及意识都得到了质的提高。后来,他参加了裴欣庄在拉萨举办的西藏首次“美术培训班”,成为了培训班的一名学员。1984 年,朱心明通过单位输送的方式进入了四川美术学院学习。△朱心明西藏是他艺术人生的第一个缘分,皮革则是第二个缘分。从川美毕业后,朱心明一直从事商业设计和商业雕塑的工作。2007年初,在对传统绘画表现形式日渐感到茫然的朱心明,开始重新寻找新的艺术表现手段。一次偶然的机会,朱心明从电视上看到街头艺术家正在制作皮革面具。那时他正巧接了个制作三星堆礼品设计的项目,灵感迸现,随即开始了他的皮革材质创作。△三星堆面具皮革浮雕“刚开始接触皮革蚀刻画时,我以为这是一项门槛很低的艺术,毕竟学过那么多年的绘画。但是当我真正开始探索的时候,才发现真的很难。”普通画布的色彩的运用可以表现出上百个甚至上千个色阶明暗关系,皮革蚀刻画不同,没有颜料的运用,不可以改动,全是原生态。要蚀刻出明暗关系,只能靠皮革本身的皮质和纤维组织。刚开始微刻画的时候,一不留神就把牛皮刻坏了。皮革雕塑这门工艺在中国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完全靠自己摸索研究。起初皮革雕塑进行硬化定性的问题始终解决不了,皮革涂上化工制剂后,会变形,起橘皮,为此损失的皮子不计其数。朱心明一度想过放弃,最后还是翻过了这个坎。
评价和评论

©2016 心明 朱

Tiba
•
Thank you so much for adding my artworks to your collection! Your Artwork are so nice!!! Greetings Tina
非常感谢您将我的艺术品添加到您的收藏中!您的艺术品太棒了!!!问候 Tina
联系心明 朱
发私人讯息给心明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