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端午节又称菖蒲节,起源于每年 5 月 5 日在日本皇室举行的仪式。该节日是御节的一部分,御节是宫廷庆祝的五个季节性节日之一。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推古天皇统治时期(公元 593-628 年),到了奈良时代(公元 710-794 年),它被定在五月五日。
最初,节日期间,妇女们会用鸢尾叶净化家园,并休息一天,因为人们认为鸢尾花可以驱除恶灵。然而,在镰仓时代(1185-1333 年),节日的焦点转移到男孩身上,恰逢武士阶层的崛起。鸢尾的叶子形似剑刃,成为武士的象征。“shōbu”一词既有“鸢尾”的意思,也有“重视军事”的意思,进一步将这种植物与武士文化联系起来。因此,这一天成为庆祝和保护武士男孩的日子。
在镰仓至室町时代(1185-1573 年),家庭开始在家中展示日本盔甲、兜(头盔)和剑,以纪念儿子并保护他们免受伤害。这种做法在江户时代(1603-1867 年)发展起来,当时武士和平民家庭开始展示武士娃娃(武士人偶)和纸兜,以及传统盔甲和武器。用鲤鱼旗装饰房屋的习俗也始于这一时期,象征着力量和毅力。
明治时代(1868-1912 年),色彩鲜艳的鲤鱼旗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随着日本改用公历,庆祝日期定为 5 月 5 日。直到 1948 年,这一天被称为男孩节,与 3 月 3 日的女孩节(雏祭)相得益彰。1948 年,日本政府将这个节日重新命名为 Kodomo no Hi(儿童节),以庆祝所有孩子的幸福并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因此包括男孩和女孩。
纵观丹后节的历史,它融合了各种旨在驱邪、促进健康和繁荣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享用传统食物,如柏饼(用橡树叶包裹的糯米糕)和卷饼(用鸢尾或竹叶包裹的甜米饭)。橡树叶象征着繁荣和连续性,而鸢尾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用于沐浴、清酒和枕头,以确保保护和幸福。
如今,丹后儿童节仍然是日本文化中充满活力的一部分,它将历史习俗与现代庆祝活动融为一体,以纪念和保护儿童,反映了该节日的持久传承和意义。
水道桥和骏河台,出自《江户名所百景》系列,1857 年,农历五月,© Utagawa Hiroshige via Wikipedia
《探戈之石》中的主题和象征
鲤鱼旗:鲤鱼旗是丹后节的主要象征,是悬挂在屋外庆祝节日的鲤鱼形风向袋。每个家庭都会为父亲悬挂一条大黑鲤鱼,为母亲悬挂一条红鲤鱼,为每个孩子悬挂一条小鲤鱼。这种习俗源于中国传说,传说一条鲤鱼逆流而上变成龙,象征着毅力和成功。这一传统在江户时代(1603-1868 年)开始流行,明治时代又增加了更多的鲤鱼来代表每个家庭成员。
菖蒲浴:用菖蒲叶(菖蒲)沐浴是丹后节的另一项传统习俗。这一习俗源自古代中国,用于驱邪,在平安时代(794-1185 年)融入日本文化。人们认为菖蒲的浓郁香味可以预防疾病和厄运,象征着健康和对儿童的保护。这一习俗与同音词“尚武”(意为“军国主义”)相呼应,强化了力量和勇气的主题。
武士娃娃和头盔:随着镰仓时代武士阶层的崛起,丹后石融入了武术元素。使用鸢尾叶以及展示盔甲和武器象征着保护和培养武术美德。诸如矢车(带有箭头辐条的轮子)和旗杆顶部的金色球体等装饰元素旨在驱除恶灵并获得神灵的庇佑。在家中,家庭会展示武士娃娃和头盔(兜),象征着力量、勇敢和保护。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镰仓时代(1185-1333 年),当时武士阶层崛起。这些展示通常包括历史和民间传说英雄的小雕像,如金太郎、源义经和弁庆,强调勇气、忠诚和武术等美德。
竹叶包子和柏饼:在这一天,人们会享用竹叶包子和柏饼等传统食物。竹叶包子是一种用竹叶包裹的甜饺子,起源于中国,象征着忠诚和免受邪恶侵害。柏饼是用橡树叶包裹的米糕,象征着家庭的延续和繁荣。橡树的叶子会一直保留到新叶长出,象征着对后代健康的祝愿。
历史演变:在江户时代,丹后节从宫廷庆典演变为广泛的文化活动,平民百姓也能参与其中。鲤鱼象征着毅力和成功,融入到庆祝活动中,反映了社会对儿童未来成功的期望。1948 年,该节日转变为全国性节日,更名为儿童节,其重点扩大到庆祝所有儿童(而不仅仅是男孩)的健康和幸福。
艺术中的探戈之石
日本传统艺术中经常出现鲤鱼旗(Koinobori)的生动形象,鲤鱼旗象征着力量和毅力,在风中飘扬。这些鲤鱼旗在浮世绘版画和绘画中占据显眼的位置,捕捉到了这个节日的精髓。精美的武士娃娃(Gogatsu Ningyo),包括鬼杀队尚贵和英雄金太郎等人物,都是精心制作并作为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展示的。这些娃娃不仅反映了节日与武术价值观的联系,而且还起到了护身符的作用。此外,用于装饰的武士盔甲和头盔(Kabuto)的复杂设计凸显了勇敢和保护的文化意义。艺术家们还描绘了孩子们用菖蒲叶参加模拟战斗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天有趣而又具有象征意义的传统。
布兰登·博格尔特 (Brandon Borgelt), 《武士青铜原作》, 2021 年。雕塑,青铜,75 厘米 x 40 厘米。
布兰登·博格尔特 (Brandon Borgelt) 的《武士青铜原作》(2021) 是一件精心制作的雕塑,体现了探戈节期间所庆祝的武士美德。这尊青铜雕塑高 75 厘米,以武士为主题,表面带有铸造厂的棕色铜锈和抛光不锈钢武士刀,象征着节日中崇敬的力量、勇敢和保护。探戈节期间展示武士娃娃和头盔 (kabuto) 的传统源于镰仓时代,与博格尔特的作品相似,通过描绘武士这一武术象征人物,强调了相同的价值观。这件艺术品是包括斯巴达和角斗士人物在内的限量系列的一部分,与节日展示盔甲和武器以抵御邪恶和培养勇气的历史元素产生共鸣,将当代艺术与数百年的文化习俗联系起来。
维多利亚·斯拉文斯卡 (Victoria Slavinska),鲤鱼溪 (Carp Streame) ,2024 年。绘画,纸上丙烯颜料和油画,42 厘米 x 30 厘米。
Victoria Slavinska 的《鲤鱼溪》是一幅 2024 年的纸上丙烯和油画,通过其象征性和都市风格,完美地捕捉了丹后节的精髓。这幅作品描绘了鲤鱼旗,即传统上在节日期间飘扬的彩色鲤鱼形彩旗,以庆祝儿童的成长和力量。Slavinska 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动态构图,为这一古老习俗注入了现代气息,将当代艺术表达与丹后节的文化遗产联系起来。
男孩节,又称“男孩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象征,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演变,旨在庆祝和保护儿童。从起源于日本皇室到转变为国定假日,这个节日通过其习俗和装饰体现了力量、毅力和健康的主题。节日的艺术表现突出了这些传统的持久意义。这些艺术品将“男孩节”的武术美德和象征元素与当代艺术表现形式联系起来,说明了这个节日如何在现代继续激励和产生共鸣。通过展示鲤鱼旗、武士娃娃和传统食物,男孩节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遗产庆祝活动,以及勇气、忠诚和保护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