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验证丢勒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

人工智能验证丢勒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

Selena Mattei | 2024年3月12日 4分钟阅读 1 评论
 

瑞士人工智能公司 Art Recognition 以 82% 的概率确认一幅农妇肖像是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Albrecht Dürer) 的作品。这一发现在 Tefaf Maastricht 会议上提出,挑战了传统的艺术鉴定方法,并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在艺术史中的作用的争论。


一幅被认为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关键人物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Albrecht Dürer) 的作品的肖像画已得到 Art Recognition 的认证,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基于人工智能的古典绘画验证的瑞士公司。这一进展为正在进行的有关人工智能取代传统方法和人类专业知识的艺术品鉴定能力的讨论增添了新的维度。

苏黎世 Art Recognition 首席执行官 Carina Popovici 在 Tefaf Maastricht 会议(3 月 8 日)上分享了调查结果,揭示了这件作品的起源,Vna Vilana Windisch (1505),来自一个匿名的欧洲私人收藏。

在她的阐述中,波波维奇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训练过程,其中包括学习丢勒的 144 件真实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用黑色和棕色墨水、粉笔和木炭绘制的,同时还有一组等效的非真实例子,包括赝品和追随者的作品。此次培训结束后,对 Vna Vilana Windisch 的综合评估表明,丢勒的作者身份的可能性为 82%。

Vna Vilana Windisch (1505),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Albrecht Dürer),私人收藏 图片来源:Juan Orlandis-Habsburgo

该作品的所有者不愿透露姓名,他澄清说,丢勒自己在艺术品上的签名、日期和铭文巩固了其归属。他们表示希望这幅画最终能在博物馆展出供公众参观。

波波维奇还反思了围绕该作品的历史分析和辩论,表明专家们对其真实性存在不同意见。尽管如此,西奥多·马斯珀(Theodor Musper)和赫伯特·彼得(Herbert Peter)等重要人物都认为这幅肖像毫无疑问是真实的。一个相互矛盾的版本,即一幅图画,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J. Rowlands 博士因其真实性而闻名,他对特法夫展示的羊皮纸作品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西班牙笔迹分析领域的领军人物卡斯托尔·伊格莱西亚斯(Castor Iglesias)证实了丢勒在艺术品上签名的真实性,为这一真实性提供了支持。

Art Recognition 成立于五年前,已成为人工智能驱动的艺术鉴定领域的领跑者,提供了 500 多项评估,包括一幅有争议的梵高自画像和备受争议的德·布雷西·汤多 (de Brécy Tondo),最初被认为是拉斐尔的作品,但后来受到该公司的质疑。分析。这一事件凸显了人工智能在艺术品鉴定领域中复杂且不断发展的作用。

查看更多文章

ArtMajeur

接收我们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新闻